<
m3n5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明末风云:汉王重征天下 > 018 秋风夜雨京师变局 顶门立户汉王出宫
    崇祯自己也知道锦衣卫没什么用,区区一百人改变不了任何东西,所以也懒得跟朱慈炤较真。

    王承恩又禀报起了太子与定王的动向:

    “定王回了自己宫中,对换掉方以智,极为喜悦。

    但是对于那帮翰林指责他有夺嫡之心,感到愤懑不已。不过定王只是私下咒骂几句,倒也没有别的办法。

    太子回宫后,在书房里埋头读书,并没有什么激烈举动。”

    崇祯听完摇摇头:“太子有些过于温和了,做什么事情,都严守礼法,不敢有丝毫逾矩。

    这很好,也不能算错,但朕又怀疑他将来能不能压得住那帮文臣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又不接话了。反正各种情报如实回禀,但让表达看法,就一个字都不说。

    崇祯实在拿王承恩无可奈何,又没办法跟别人吐露心事,只得叹了口气:“乏了,睡觉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问道:“皇爷,今夜召哪位娘娘侍寝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更愁人,崇祯愣了半天也答不上来。皇后嘛,色衰爱弛,肯定是不想召御了。袁贵妃,从来都不受宠爱。皇后去年新进献的卢妃,也不大称意。

    崇祯罕见地反问道:“承恩,你说呢,该召谁侍寝了?”

    王承恩更无语了,这种事情您问我一个太监,我怎么能知道呢。

    崇祯叹了口气:“前年苏州织造进献的那几个苏扬女子,倒让朕着迷了几个月,如今却也腻味了。

    说来也怪,朕和皇后在一起,七八年才腻;和皇贵妃在一起,十五年也没腻。如今区区一年多,数名女子个个都腻了。

    朕是不是老了,最近两鬓白发越发越多,好几颗牙齿都动摇了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琢磨了琢磨,以为自己听明白了,于是回道:

    “皇爷可不老,只是经历的多了,也需要尝尝鲜。

    前年那几个苏扬女子进献上来,不就甚得皇爷之心嘛,奴婢记得皇爷连着好几个月没有召御其他娘娘,就连皇贵妃娘娘都数月未得召见。

    前几天皇后娘娘务色的那名歌女,尚在坤宁宫中,要不奴婢召她来给皇爷弹弹琴、唱唱曲?”

    崇祯沉吟片刻,方才摇了摇头:

    “算了,祖宗有礼法,万不可违拗。皇后这次有些过了,谁知道多少男人用过的女子,也来献给朕。

    别磨蹭了,明天赶紧送出宫去吧。让言官听到了风声,我们就可以提前过年了。去,召范选侍侍寝吧。”

    范选侍?王承恩有些诧异:天呐,怎么绕来绕去又回来了。范、薛两位选侍才貌双全,却不受宠。又因为以前跟着皇贵妃娘娘学过琴,彼此亲密,如今已双双被打发到最偏僻的宫殿去了。

    本以为她俩从此要销声匿迹了呢,没想到还能获得机会。

    王承恩有点怀疑,这背后是不是又有汉王殿下的影子。最近汉王殿下可是无所不在,只要能动用到的人脉,全被他安排明白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此时朱慈炤正在床上辗转反侧,死活睡不着。

    这是在紫禁城住的最后一晚,明天便可脱离这个人吃人的牢笼。

    以后就要独自顶门立户,与天下群雄一争长短了。

    坦承讲,朱慈炤自己也觉得要把汉家江山重新打回来,失败的概率大,成功的概率小。

    这种事,一半在人力,一半在天命。

    天命,玄之又玄,无法捉摸。万一将来也学李自成来个九宫山之变,那找谁说理去呢。

    即使不考虑运气,伪清此时已经是精兵十余万,有几十年底蕴,非常成熟的军政集团了。

    就连李自成,都有几万可靠的老兄弟。

    再看看可怜的汉王殿下,就只有杨嗣昌那东拼西凑起来的区区一万多‘精兵’。

    就这么点人,眼看还要被调走好几千去中原战场当炮灰。算来算去,杨嗣昌手里最终也就能剩下八千多‘精兵’。

    朱慈炤遥望承乾宫方向,心中生出无限感慨。就这点仅够勉强一搏的资本,也是自己母妃付出了多少艰辛才换来的。

    好在呀,只要封号里带着‘皇’字的,身份地位好歹都跟君沾点边,多多少少也有些实力。

    崇祯虽然极为忌讳后宫干政,但皇贵妃偏偏是唯一的例外。大明最猜忌刻薄的帝王却数次命自己最宠爱的妃子举荐贤臣。

    妃本柔弱,为母则刚,田氏耗尽毕生积累的人脉,为仅存的儿子搞到了搅动风云、逐鹿天下的入场券。

    朱慈炤握紧了拳头:哎,八千就八千吧。犹豫彷徨的时候,多想想我大汉昭烈帝。

    哪怕手里就一个杨嗣昌,我一样把隆中对执行出来:

    ‘将军既帝室之胄,信义着于四海,总揽英雄,思贤如渴。

    若跨有荆、益,保其岩阻,西和诸戎,南抚夷越,外结好孙权,内修政理;

    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,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。

    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,以迎将军者乎?

    诚如是,则霸业可成,汉室可兴矣。’

    朱慈炤越想越佩服诸葛亮,这隆中对的战略都快一千五百年了,竟然还不过时。

    而且朱慈炤真没有借鉴它,而是根据自己手里有限的几张牌,制定了一个先占湖广,再取云、贵、川,从而雄踞西南、图谋天下的战略。

    这其中又包含争夺汉中、四川、湖广的数场大战;以及收服西南土司、吸纳农民军;向南拿下缅甸、安南。然后三足鼎立,以待时变。

    突然有一天,朱慈炤忽的就想明白了:我制定的战略不就是隆中对嘛。不说一模一样吧,至少也有个九成九的相似。

    这也是朱慈炤执意要做汉王的由来。当初昭烈帝走过的路,我大明汉王再走一遍,就不信这次还是遗憾结局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朱慈炤有感而发,念起了诗。

    历史上被列为明末五大学者之一的舜水先生朱之瑜,流亡海外,曾写下《避地日本感赋》二首:

    其一

    汉土西看白日昏,伤心胡虏据中原。

    衣冠虽有先朝制,东海幡然认故园。

    其二

    廿年家国今何在?又报东胡设伪官。

    起看汉家天子气,横刀大海夜漫漫。

    朱慈炤反复念诵几遍,忽的雷声滚滚,风雨大作。

    朱慈炤自己起身,向外望了几眼,感叹了一句:果然人心即天心,若本王当兴汉室,必有天佑之。

    关好窗户,埋头睡觉。

    借此风雨,巡防敛迹、街道无人。首辅宅邸,灯火寂灭、死士潜踪。

    第二日一早,风雨稍歇。

    骆养性与众人忙了一夜,终于敲定了汉王仪卫司的名单,并整理好了所有入选侍卫的卷宗,以备查询。

    骆养性如释重负地伸了个懒腰:“大家都散了吧,安排好你们的人,巳时初刻,前往十王府。”

    王忠他们三个百户都回值房休息去了,只有高文采交待好自己的手下亲信,便急急忙忙地回家了。

    一回到家,高文采便把发妻和儿子分别叫了起来。

    高夫人和高必卿都还迷迷糊糊的呢。

    高夫人问道:“夫君怎么忙了这一整夜,您看您眼里都是血丝,我先安排丫环给您做早饭去吧。”

    高文采摆摆手:“不忙,不忙。昨天汉王殿下突然来锦衣卫选拔侍卫,今天就要搬去王府。

    我被汉王选为仪卫司仪卫正了。另外我也给必卿也报上名了,夫人去给他收拾收拾,一个时辰后,我们一起去王府。”

    高夫人懵了:“必卿才十四岁,夫君这么急吼吼地给他安排差事做什么。

    再说这汉王也是个急脾气,头一次听说这么着急搬家的,跟打仗似的。

    而且跟了汉王,哪里还有前途,夫君完全可以把必卿安排到太子那里啊。

    你们进了汉王仪卫司,以后汉王就藩,我们全家岂不是要跟着走?”

    高文采回道:“不是,汉王说了,只是借调两年。两年后,我们可以重回锦衣卫,不必跟着去就藩。

    而且不白干,两年后,每人至少官升一级,赏银三十两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这等好事?可你们父子跟着汉王两年,以后太子当国,不会猜忌你们吗?”

    高文采都被逗乐了:“真是后宅妇人见识,你怎么知道汉王一定会被太子猜忌?万一他们是兄友弟恭呢。”

    高夫人也乐了:“夫君若是说一奶同胞的亲兄弟,我还能凑合着相信他们会兄友弟恭。

    隔了肚皮的,一百对兄弟里,有一对真正关系好的,就算烧高香了。

    再说了,皇贵妃与那三位皇子,死的绝对有蹊跷。

    别的不敢说,后院宅斗,夫君肯定远不如我懂。有些事情,男人死活弄不明白的,我们这些妇道人家一眼就能看穿。”

    高文采点点头:“跟你说吧,后院争斗我不懂,但前朝形势,我也能一眼看穿。

    自松锦惨败之后,京师已经注定守不住了。

    而太子仁弱,他身边讲官、辅臣又都是东林出身的贤良。

    乱世一到,太子肯定跑不掉,亲王多少还有点希望。

    走一步看一步吧,真到了山穷水尽之时,我也只有一死殉国而已。

    好了,事情已经定了,现在也没办法反悔了,快去给儿子收拾吧。”

    高夫人也不再多说,去叫醒丫环,忙忙地收拾起来。

    端本宫中,王承恩亲自过来,指挥着一大群内侍们帮汉王搬家。大大小小的木箱,装了二十多辆马车。

    等箱子全都装好,朱慈炤坐上马车出宫,王承恩同车相送。

    马车行至东华门,朱慈炤掀开车帘,往外看了一眼。

    正好另一辆马车擦肩而过,正好车上女子也掀开车帘往外看了一眼。

    四目相对,只一瞬间,帘子便又放下了。

    朱慈炤好奇地向王承恩问道:“那辆马车上的女子是谁,倒颇有几分姿色。宫禁森严,什么样的年轻女子能在宫中进出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轻声笑道:“这个奴婢恰好知道,那女子叫陈圆圆,乃是江南一名歌姬,嘉定伯搜罗来献给皇爷的,但是皇爷不肯收用,又退回嘉定伯府去了。

    这件事,虽然坤宁宫里人尽皆知,但殿下出了宫可别往外宣扬。”

    朱慈炤恍然大悟:”原来如此,我懂了。

    父皇嫌弃她被很多男人用过,又是那种出身,怕被言官死咬着弹劾吧。

    不过王公请放心,这种事我不会跟别人说的。

    再说那女子也是可怜人,很多事啊,都是身不由己,没的选择。”

    王承恩微笑着点点头,心里却暗叹:汉王殿下对皇爷的心思可实在太了解了。

    十王府离皇城很近,出了东安门,在前面街口一拐就是了。

    十王府是太宗迁都北京时,特意建造,用于未就藩亲王居住的。

    理论上挤一挤能住十家亲王,实际上,崇祯做信王时,偌大十王府,全是他一家占着的。

    这十王府有不少皇帝住过,除了崇祯,还有隆庆、景泰。成化被废了太子之位,降为沂王时,可能也住过。

    进入十王府,朱慈炤选了自己母妃的旧居,作为起居之所。

    朱慈炤将十王府一分为二,一半预留给定王,一半给自己住。

    房子多得是,朱慈炤又划出了两片厢房区域给侍卫们住。

    十王府给宫人住的房子也有上百间,正合适,每人侍卫,一人一间。

    朱慈炤把方正化叫过来:“大伴,你先别管这些乱七八糟的。

    我在这里看着,你去侍卫住处,把银子放他们房间里,普通侍卫每人二十两、小旗四十两、百户八十两、千户一百六十两,依次倍增。

    然后把房间都锁上,把钥匙对应明白,等侍卫们来了,给他们分配下去。

    每人单独一间,跟着我,有银子、有酒肉、有前途。

    先消除后顾之忧,然后咱们再过日子。”

    “殿下为什么不把银子当面发给他们?”

    朱慈炤笑道:“如果不是忠勇义气之辈,当面发还是私下发没什么区别。

    若是这一百人里真有豫让那样的国士,咱一见面就手把手地发银子,太市侩了。

    瞬间就把对方的格调压低了,然后咱自己的格调也就跟着降低了。”

    方正化若有所悟地点点头,召唤几个小内侍,搬着一大箱银子往厢房去了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文华殿中,崇祯处理完政务,召阁臣与讲官举行经筵。

    君臣间讲解了几句经典,崇祯见周延儒有些魂不守舍,好奇地开口问道:

    “先生,怎么了,身体不舒服?要不要请太医看看?”

    周延儒回过神来,连忙答道:“臣无事,无事。只是昨夜电闪雷鸣、风雨大作,一晚上没有睡好。老了老了,一晚睡不好,就全天都没有精神。”

    崇祯点了点头,又问道:“昨天汉王向朕提出请求,想要今科状元史惇做他的讲官。先生说说,该答应他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