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如今四阿哥的后院除了嫡福晋乌拉那拉氏,便只有李氏,宋氏和她三位格格。

    宋氏和李氏是最早伺候四阿哥的,李氏最是得宠,如今已经有了身孕,是四阿哥目前唯一的子嗣。

    四阿哥还年轻,对女色又不甚热衷,并无其他侍妾通房。

    历来皇家过得好的女人,要么得宠,要么有孩子,要么有强大的出身。

    出身算了,孩子她暂时不期待,就只能抓着宠爱了。

    但如今府上有个正怀着孕的李氏,又得宠,想要干过这位,可不容易。

    不过,李氏能被后来的年氏干倒,自己也并非全无胜算。

    若她所记不差,李氏这是头胎,生的是女儿,怎么也要生个儿子才好封侧福晋的。

    皇子府中,除了福晋,侧福晋是经过礼部册封,有正式冠服的,其他都是未经过礼部册封,没有正式名分的。

    只有生了子嗣,才有机会封侧福晋。

    在她多出来的记忆中,李氏和乌拉那拉氏斗了一辈子,乌拉那拉氏素来贤良,从不嫉妒小妾得宠,从而针对小妾。

    但李氏恃宠而骄,没少下乌拉那拉氏这个嫡福晋的面子,还妄想让自己的儿子取代大阿哥弘晖。

    更有后来大阿哥弘晖夭折,乌拉那拉氏认定是已有儿子的李氏所为。

    若能让李氏再无法翻身,也算满足了乌拉那拉氏的心愿。

    所以,于情于理,她和这位李氏都不可能和平相处。

    四阿哥临走时虽说了赏赐她的话,也说了改天再来看她,但四阿哥忙,哪有空天天来后院?

    便是来了,第一个也是去李氏那儿。

    她一无李氏的宠,二无李氏肚子里那块肉,拿什么去争取?

    没瞧那最早进府的宋格格都被压的没出头之日吗?

    她一刚进府的,没什么根基,这日子难啊。

    想到四阿哥方才说走就走,对小妾的态度也就这样。

    恐怕在这位冷酷的四阿哥心里,侍妾格格就是个发泄的玩意儿和诞育子嗣的工具。

    只有那位年氏是个真爱,可惜也没落个好结局。

    就连为他劳心劳力的嫡妻,不也没得到他太多眷顾?临了落了个那样凄凉的结局。

    这样一个人,能有多少的真心实意?

    武静蕊揉了揉自己的小腹,祈祷不要这么快中招。

    但她要得到四阿哥的喜爱,这是少不了的,上哪儿去偷偷弄药呢?

    被发现可是了不得的。

    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,想要好好睡一觉是很难的,但她累极了,很快就睡着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翌日,酉时初。

    武静蕊从睡梦中醒来,一时无法适应眼前的一切。

    迷糊了会儿,才想起来,这里不是她的世界了。

    如珠和似玉听到动静,进来服侍她洗漱,穿衣。

    早膳在巳时,这会儿要先去给福晋请安。

    听说福晋染恙,但小妾们还是要去请个安,尤其武静蕊初进府,按规矩,不能不去。

    按往常,福晋酉时起身,先见了其余小妾,再处理内宅事务。

    自打福晋嫁给四阿哥,府中事务都是由福晋全权打理,可见四阿哥对福晋的信任。

    即便福晋膝下尚无嫡子,素有宠爱的李格格先怀了身子,也不曾影响了福晋的地位。

    第3章 小妾互怼

    若无记忆中那些事,武静蕊或许也会以为四阿哥对嫡福晋还是敬重的。

    毕竟史上的乌拉那拉氏本就贤良,即便唯一的嫡子没了,也不曾动摇她日后的皇后之位。

    但有了记忆中的一切,武静蕊恍然明白,有些事并非表面所见那般。

    若当真得丈夫敬爱,乌拉那拉氏又何来的那些执念?

    总而言之,堂堂四福晋,未来的皇后娘娘就是个打工的,还是吃力不讨好。

    做了未来雍正的嫡妻,还真是苦命。

    武静蕊身边有两个丫鬟,一个叫如珠,一个叫似玉,是内务府送来的。

    院子里还有个管跑腿的小太监,叫李平的。

    因为她一个人住一个院子,小太监李平只供她一人使唤。

    这一点还是不错的。

    一共这三个伺候的,可不可信另说,日久见人心,若可信,便可培养为心腹,日后行事也方便些。

    前往正院的路上,武静蕊遇到了同去请安的宋氏。

    “武妹妹这是去请安吧?”宋氏上前,亲热地挽起她的手,笑眯了眼,“武妹妹果然生的标志,听说昨夜四阿哥歇在你那儿,可还好?”

    武静蕊脸一红,低垂了头,“我还好。”

    见她羞怯的模样,宋氏笑容一窒,抬手捋了下鬓角的碎发,装作若无其事,“是吗?瞧武妹妹这身子单薄的,可要顾好自个的身子。武妹妹才十四吧?可真是花一般的年纪,惹人怜。”

    “宋姐姐谬赞了。”武静蕊很是害羞的样子。

    宋氏拍拍她的手背,“武妹妹初来乍到,若无聊了,便来寻我,你我姊妹离得近,正好说说话。”

    武静蕊点头应了,很是欢喜,“好啊。”

    又过得片刻,宋氏脚步一顿,扭头看她一眼,抿嘴笑了,“武妹妹莫怪我多嘴,妹妹这般容貌,让人羡慕,也难免招人妒忌。得亏府上女人少,除了福晋,便是我与李妹妹。我,你是知道的,最是个和气的,见了武妹妹,高兴还来不及,至于李妹妹……”